佛乘法要

著作出版-佛乘真義

第四十四章 佛乘真義超脫三界

  • 2022-02-08

第四十四章 佛乘真義超脫三界
南無燃燈古佛 (2020.11.13.) 

  斬斷無明不留情,

  幻裡修心理不清;

  佛不假修性圓成,

  三界唯心墜陷阱。

    人心意識皆因無明幻化生死,既定知見主導思惟,困囿於三界六道之中。修者常言以出離三界為心要,然牢牢抱持著三界六道之意識形態,不肯抽離,不明宇宙演化之過程,無非不以空性為理體。

    世人欲溯本歸源()必明天地演繹之玄奧。古聖者統理此陰陽界之民心,因知其天規法則,於不得已之條件下,故設立三綱五常,作為民心依止之圭臬,實乃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乃至禮…。(註:《道德經》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此乃從先天本原不斷下生之立基方便,由先天入於後天之始末。修道之人若不明天地道德之根本,始終於末端心識運作中,想達回返先天至道,實不可得也。

    陰陽五行世界乃是生生不息之輪迴處,若沒有勇斷無明方成佛道之決心,則難入於佛乘,成就解脫之道上。

    斬斷無明並非空幻抽象之知見而已,必由念念生起之當下,即能透析空性實相義。若真證入,即明一切相皆非實,終不可取,即無多餘妄心可資造作因緣流轉。

    修子最大的陷阱即是入於幻中欲修真心,其乃不明心者無所心,只因妄意起造作,更遑論於不實之處能有所得。

 

  空心觀相塵不染,
  明心非實因緣觀;

  見得真性不動轉,
  莫使偽善意識纏。
 

  成道最大的障礙,是以後天的仁義道德來定義聖境。殊不知大道無私,看似無情,且可周流不息,運行宇宙天體,不因小情小愛,卻合大是大非,無為自然,是為至善。 

  眾生靈等有殊異,
  只因妄識仍持取;

  四大皆空離心垢,
  空靈圓覺契本體。
 

  生命層次攸關意識層級,故知見立知,為無明本(註:《楞嚴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以佛知見破除眾生知見,進而達至不住任何知見,方能解如來之真實境界



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