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要

佛乘文藻聖訓

2022年第25篇2022.11.11.  正法明如來  示:因果對應;對應因果

  • 2022-11-13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2022年第252022.11.11.
正法明如來
偈曰:

    正覺空觀菩提因,
    
法塵客相不留影;

    明心見性泯心識,
    如來正悟體光明。

聖示:因果對應;對應因果

    世上由各類意識能量分佈排列,心即引動一切因緣的本根。人之緣份、情愫則是一股互相纏繞的氣場,雖無形無狀,但其力道不容小覷!

    意識即是心理狀態的一種形式,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聯結,是一種意識場的糾纏。此糾纏不受時間、空間的阻斷,不斷產生影響力。此即所謂因果的形成

    正覺乃修道者終極的目標,雖言目標,猶似一種渴望企及之目的。然正覺亦是本明的元始根本:元始一炁─正炁靈覺,了了自知,歷歷明朗,本自圓成。

    法塵緣影盡是虛幻因緣客塵的暫時呈現。明鑑高懸方可洞悉萬法了不可得。那靈覺之空明覺照即佛性、即法身、即元神、即自性。如來藏妙真如性了了常知,覺而不動,明淨無著,謂之本來面目。

    行者若不明因果成因為何,茫茫枉受輪迴生死,豈不慨然!

    心即一切因緣果報相續的基礎。因果相對,如何相對?心理認知處於相應境界層次,即對應得上,否則因不相待,果必難成。此即因果對待的形成原理。因果的有無不取決於人心如何臆想,而決定於彼此的頻率是否對應得上。明否?

    菩薩何以不受因果拘縛?乃在於空明無妄,不取念,不住心。塵緣瀝瀝過,絲毫不住心。

    契印真如無以定義。真如者法界萬象,一切緣起之根。見性直搗本源,捨念清淨地是為淨土,是為佛境,真如靈()瓏活泉般的不失功用。不取一相則如如不動,如如不妄動,能定能靜,慧力慈光隨緣化現而已! 

    真如清真似赤子,
    
妙顯德徵即真慈;

    迴光返照攝心住,
    應機應緣彰性智。

    心在定時慧不失,
    性本空境不散馳;
    大智若愚不起惑,
    大慈大悲應天時。 

    修行論理目的在辨其真偽。真者本然清靜性是偽者隨境起惑、住著、執取,成妄心。

    修行人須明:道理、軌則是為自心調伏的參考。境界、層次卻只得向內觀、由自證。修子經常重於對外產生種種認定,一旦心取相,形成任何認定,都偏離了本源清靜心,失了契印本心的焦聚。 

    公修公得婆自證,

    不假旁人徒勞神;

    借鏡僅可為明鑑,

    相互祝福互感恩。

    心中無忿因不下,

    定眼靜觀隨緣份;

    千言萬語立身教,

    德輝永護菩提根。 

    好!真修子念念歸空,心心定明。日久功深,方為修道最要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