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要

師生問答與宗生心得分享

2021.9.4.佛學釋疑  不動明王示:清靜自在 本體無礙 

  • 2021-09-11

明佛乘宗/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不動明王降 (2021.9.4.佛學釋疑)

偈曰:

  不二隨順自性禪,動靜顯隱因緣觀;

    明覺菩提性如如,王者統御自安然。

聖示:清靜自在 本體無礙 

佛子叩問:「入流亡所,所入即寂,寂滅為樂」跟「能所雙泯」意思是一樣嗎?是安住真如的狀態嗎?

不動明王示

    入流亡所,所入即寂。當先了知,何謂入流。入流者,入聖流,即所入之境即寂。寂滅為樂,即入聖流,則凡情息滅,聖智流暢無礙,不受凡情所拘,不為境界所動,故曰寂然。境界寂滅輕安為禪樂。

    亡所者,心不住相,不入境塵所擾。能觀之性,如如湛然清靜。所應之緣,不取、不住、不迷,故無有所緣境之擾動。能所雙泯,乃入聖流之前提。能所雙泯,由理解到證得,才能入聖流。

佛子叩問:這是安住真如的狀態嗎?

不動明王示

  真如,汝等目前之理解,有甚大的出入。所有一切,無不是真如覺性所衍生的功用、相狀。汝等老是強加切割,以為離心體功能之外,尚另外有個真如可得。清靜境界乃是回復真如之本來面目而已。心上加心,頭上安頭,眾生老是「多心」。 

佛子叩問:心生則意生,意生即氣動。《易經》「抽坎填離」是指意識轉變的過程嗎?

不動明王示

    心生則意生:意者,乃是「作意」。一起念即心動,一作意即發動行為之動能。汝扯得真遠!抽坎填離乃是修煉身中氣場的煆煉功夫。初始確要以意導氣,但功候成熟時必要「放」,否則煉不成。剛開始,因為凡心散漫,真炁難凝,確實必須透過意來導氣,但最後那個關卡,反而是「放」。 

佛子叩問:《六祖壇經》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請問:見性者心動有落因果嗎?

不動明王示:

    汝舉此例,甚為貼切。見性之人明覺空性,一切外緣猶似空花。見性者心可應物,但如如不動,不受境轉,不為相遷。既心如如不動,即不昧因果法則,不入生死流轉之惑業苦。 

佛子叩問:真禪者,無心無念,靈靈明明,空明境界,如如不動,真空妙有。枯禪者,空心空念,亦可達到如如不動的境界,而入斷滅,如羅漢四禪不入後有,了脫生死。兩者看似相似,卻有不同。真禪者發揮真如達佛境;枯禪者,無發揮真如,枯木槁灰,毫無生機,佛說焦芽敗種。請恩師開示指點。

不動明王示:

    汝所言,真禪者並非無心無念,而是無所住心、無以執念,才會達到靈靈明明、空明境界。以無心一詞不夠貼切,因為心性一合,本未分離。無心指時時保任清靜不動之境地,性心一合應緣,起用智慧光明,朗朗覺照。故汝說法之時,必要小心眾生挑汝語病。那倒無妨,只要汝夠通徹明白,但也無所謂。

    枯禪者,不光靠空心即可保持,還得經得起外界因緣的考驗,尤其人有色身,有彼此的宿世因緣需要了脫。故光空心在實務上根本達不到,必要還需具備一些對境的功夫。若有此功夫,亦得對宇宙萬法有相當程度的認知。

    斷滅空者,其實境界已不算低,只是沒有發心行菩薩道,沒有發菩提心,重於自了,忽視利他。

    「佛」覺行圓滿,徹底發揮真如之境界而臻佛地。

    「焦芽敗種」是佛對未發菩提心之聖者的嚴加惕勵。修行進道初發心即要十分正確,免得徙勞用功,枉費功夫。 

佛子叩問:何謂時空一如?

不動明王示:

    時空一如,時空在於不同次元、不同維度,皆有不同的呈現。其分差的基礎在於眾生的心相、心所而變現。佛超越任何空間維度次元之限制,自在如來如去,毫無任何障礙,故曰時空統一,萬相一如。此無法以文字語言可以道明。汝以汝可理解之品類眾生去觀想。一隻螞蟻,其一生的生命光陰,與其可以涉及之空間,以人的邏輯看來既短促又微小,但其生命的過程對螞蟻本身卻是漫長。其他空間乃至靈界,更是奧妙,非以人心可以明白。了知否?

    尚有不明否?多提,汝等「更多心」,臆測妄想更多。有時以人心的小聰明想像,比現實還豐富。法界萬象即是如此,萬法由心生!汝等先去掉心上多餘的妄念比較實際。

    好!若無他事,今日至此。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