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要

著作出版-佛乘般若

第三十篇、淨化三業

  • 2019-12-31

第三十篇、淨化三業 (2019.8.14.)

    施為運作造善惡,五根塵緣成福禍;
    口德謹守少是非,修心慎言免罪過。 

欲界最難修意業,清靜內性彰聖德;

進道由心日用中,成聖成賢明理哲。 

人身入於有形之象界,個別靈性雖有知見深淺與智慧高低,此乃在於陰陽對待的現象法界而論定,以本靈元神之原始狀態即是同等的清明澄澈,只因靈性入於五行四大之生態環境,因此本靈的妙用即運行於此變易萬端的器物世界(註:五行為木、火、土、金、水;四大即地、水、火、風。) 

人皆俱備身、口、意,亦是集合累世的意識種子,不斷地隨業力牽引而投生於四生六道之中,此為靈性下墜的過程。落入陰陽後天的生滅境亦是宇宙生生不息的必然作用。然而麻煩的是人具有思考及強烈的主觀意識,致使靈性因為染著塵緣而不得回復到原始之狀態,而修道即是要去蕪存菁,先返回於自己的本來面目。 

只要是生為人道之眾生,必免不了造作諸業,而身、口、意之所以是造業的根源,乃是因為「意」之執持。身軀雖是行為造作的工具,但其總司令是由「心」主宰。原本「心」亦是無形(內法界)的作用工具而已,但因為「意」念的分別、了別論()定,即產了識之含因。所謂六識當由「意」下手轉化、淨滌,雖言淨滌,實乃不妄起分別,不入對待的是非境,才能進一步避免因為妄意分別而產生對塵境的好惡,又因為好惡而執持念力,入於八識田當中,染污光明的性海。 

身業易守,口德難修,意念更加不易淨化,故淨濾三業首當由「意」業入手。 

身行顯於外功,心德修在日用;

口言必當慎思,三業清靜德隆。

淺淺道理人人懂,力行實踐明其中;

立定堅心把道行,突破瓶頸德性豐。

身、語、意乃人道眾生切身禍福的總集,不論任何境界的修行人,都要認真去將身善用,把口守好,更重要即是意念的清靜。

人之品格、氣質乃由內心而自然向外散發一股特有的磁場,此是相當微妙且嚴謹的造化機制。所謂人有富相、有貴相、有德相,都是累生累世八識心田種子因的總合示現,故入於道中之人修福不忘修慧,修慧更當累積福田,所謂道由人成,聖由凡轉,修行研理必落在實處,行於足下,則不致偏悖於一邊也。

人身可貴能建功,謹防口非心從容;

心無執念不掛礙,大道真諦自心中。

六根調伏可妙用,意不起妄見主公;

自我意識來化消,逍遙處世不迷濛。

今日略將身語意三業作剖析,此即是人人最基本的條件,也是心性提升或下墜的基本功能。不論修行作再多的聞思,都要明白此三業與靈性升墜的密切關係,才不會用功很多而實際尚隨身、口、意的業力牽引歿後不但難如預期達到理想的修行境界,尚因為三業的因果而不得自由也。



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