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要

著作出版-佛乘般若

第三十一篇、住心逐妄

  • 2019-12-31

第三十一篇、住心逐妄 (2019.8.29.) 

妙明真心圓成性,靜而能用顯諸境;

意識執持困生死,著相分別墜陷阱。

入道鑑真心清靜,不隨根塵識幻影;

超越對立二元相,莫將緣境催無明。 

萬靈本質原俱妙明真心,入於境相世界,即展開靈性遊歷之旅途,因圓覺妙性能生萬法,心色二法交揉建構花花幻象與繽紛器物境相,而心乃可起現萬般作用,不免隨相而惑亂原始寂然之本心,故逐於幻塵,使心性產生變質。心動意牽,驅動心念意志之連鎖反應,由意念之了別、取捨、分判形成堅固的識態,而貯存於靈性玄妙的記憶功能,成為一個獨特的個別意識生命體。而說穿了,維持此特有的生命元素,即是一股強烈的自我意識,亦是相繼輪迴生死的力量。 

識心的依止附著於所住的境相而認假為真,又妄意起現的分別對待則是強化、鞏固幻相的魔力陷阱,而人之所以難以出離幻境,皆是由於未能根本破除無始無明。因無明由一念染著、住著而入於幻境,而世人即使大發勇猛出離心,若不能體悟起心住著便是妄,則窮極累劫亦難見性成佛道。 

眾生輪迴根本在於無明聯動一連串後續效應,若不由根本上斷除,僅是在枝末旁節上費心思,反而更加增添無明,編織更為複雜之意識網路。若是如此,欲出迷宮,只會難上加難,遙遙苦無出期! 

六塵緣影執心相,未透實相仍妄想;

美其名義言修行,識心熾盛觀念僵。

心處輕浮時妄動,眼觀諸境起狂風;

百般不滿心未平,覺醒方知作大夢。

夢裡恩怨本非有,幻中善惡因執我;

一念若起不住著,後業可斷彰般若。 

眾生意識功能多是強化我執,在我執堅固的條件下建立知見,了別種種知識,深入研究理論。明白義理不難,困難在於不能將文字般若、語言般若切實地領會受用,運用於自心的每個念頭之上,而煉心化性。一般修道人知見學問功夫下得很深,而所講述之義理亦十分精湛,自己亦認為頗俱證量。然而一般法理無非力行於日用之中,體現於待人接物之時。若知行不能合一,理事無法無礙,德能難以兼備,則必有加強進步之空間。 

目前之世代,人類之知識、學識涵養較古往普及,所謂民智大開,眾生對於各方面的知識都可廣泛接收,在於資訊普及之當下,人類之聰明與知識差距不大,但每位眾生本身之品格、道德、氣質則有懸殊之差異。人的品德與修養有關,人的價值與心量格局有關,但人的內在自由則與心的清靜程度有關。

真正自由自在的生命狀態已能將小我看破;不執小我才能生起大無礙的智慧心。正因為沒有我執,即沒有後續因我執所衍生的種種意識妄心。無我執的妄心分別,即不會念念陷於人我、親疏對待,亦不因我執而心中抱持任何對外界人、事、境、物的期待,也不會將主控權落於外在,而導致失望、落空。

心馳外緣必落空,秉持正念作先鋒;

成道立志唯自重,寄託客塵妄意用。

塵緣不順心不平,一切未離自無明;

影響外界先自惕,內外和諧達共鳴。 

成道非難,難在定慧。定從何來?心平氣和。心平不生對立,氣和好合整體。行者先須自正其意,莫放任身、口、意去加深人我、是非,造成內外心境之衝突,如此將陷自我法身於苦海,累眾生慧命於是非、紅塵,罪莫大焉! 

最怕披著正義的外衣,卻心仍陷於陰陽,如此不但達不到導之以正的效果,反而是造成更強烈的分裂意識。 

忠言逆耳觀起心,智慧圓融好回應;

彼此能無對立相,一事檢驗立分明。

一言一字萬般心相,萬種心境,萬種反應。一切不在文字、語言本身,乃在於每位眾生自己心境之反射清靜與否?受用與否?都不是外來,唯是自己心識起用而已。



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