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要

著作出版-2021年聖示文摘 (十)

第五十七篇 能所境心因緣流轉

  • 2022-02-02

靈明佛乘宗
中華燃燈印心協會
第五十七篇 能所境心因緣流轉

正法明如來 (2021.11.26.)
偈曰:

    以心緣境陷凡情,以心緣心升墜因;

    能所雙亡般若現,境心俱泯達空性。 

    佛乘道場最根本之教法,乃依止於畢竟空諦而生萬法。芸芸眾生經久遠塵劫

、生死輪迴、意識顛倒,已成慣性,故難空其胸臆,淨其意念而發展作用,故而生命層次甚難頓時揚升。此亦是無可奈何之事也。

    以心緣境乃是眾生透過意根,觸於境緣,產生心中萬象、萬法,一旦認假(

塵境)為真,即回不去清淨本體矣!

    心緣境、境生心,是凡夫一貫意識之形態,而真修之人已明白利用第六意識之淺層作用,藉由根塵相觸之時,轉化內在的垢穢因質。故修行人若懂得以表層意識不斷薰習法界等流種子,即可漸漸契入聖流

    以心緣境,以一般凡人之迷濛,多半昏昏造業,被動地接受未來因果循環之結果,而修行人言實修,即要有以心轉境、觀境生慧的能力。如此修持,方堪稱有所得利、有所領納。若能如此,必能成就「成所作智」

    以心緣心即是淺層表面意識,緣於深層潛在意識,不斷地構建生命的藍圖與靈性的層次。以心緣心,就凡夫而言,僅是循著固有的習性,相續地延展一個生命獨有特質與意識形式。

    以心緣心,若以實修之修行人而言,正是內化、清理、淨空的重大轉變。若可以第六意識所薰習之等流種子,不斷破解第七意識之執著,即正式邁入清靜佛土之境界。所謂「六、七因中轉」,即是如實地掌握此二意(註:第六識意識與第七識末那識)的功能。故人道之可貴處,即是人具有思惟、思辨、扭轉觀念的契機。

    「五、八果上增」:既六、七於因中已轉,前五意識(眼、耳、鼻、舌、身)乃至第八意識(阿賴耶識)即隨之改觀!

    道場雖以人聚集辦理聖務活動,但最根本的目的,即是將佛境、佛之知見、佛之精神闡明,流傳於世。至於身入道場者,不論職務高低、大小、上下,皆是以人之知見在認定,故有種種凡夫觀念所設下的思惟邏輯。儘管如此,究竟真理始終存在,只在於修者自心可契悟、領受、受益多寡而已。

    由新的年度起,仙佛仍然源源不絕下化第一義諦。汝等人為可否緊緊跟上仙佛步伐,那就觀汝等各別之造化了。

    過去仙佛耳提面命,頻頻訓誡,看來效果不彰。不如隨汝等各自澄心淨意,將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心念之上,否則連仙佛都會被眾生之無明硬生生地牽扯不清,反而將單純的空性真諦來模糊焦點。那是相當可惜。 

    心不攀緣境自明,心可觀心即除心;

    不生不滅何須除,量週沙界法界應。 

    成亦團體,敗亦團體;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成就功業須人成,造作因業亦是人。仙佛亦僅有隨緣,但願人人早日息心!



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