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要

著作出版-淨覺明心

第一百零二章 運轉乾坤 燮理陰陽

  • 2023-11-15

第一百零二章 運轉乾坤 燮理陰陽

南屏道濟古佛 (節錄) 

    逍遙心境應世間,

    瘋癲道人心不顛;

    降龍尊者乾坤運,

    詼諧看待了塵緣。

   人世間最大的屏障即是不斷陷在人我對待之境相,即是識心藉由塵緣映現內在的心裡世界,在於人生戲劇之中不停加深心底的印象,此又再第八阿賴耶識不斷貯藏意識種子。人因為有基本的良知,故明白對錯、善惡、是非,此原本是生命本能設定,為了保守好自己不受惡業力量傷害的保護力,但人除了可以自省之外還能以其道德標準審察其他人,以致於一不小心就落入正義魔人之意識陷阱中。在以自己認定的正義角度,來分別好壞、對錯、是非作為判斷別人的道德標準,往往十分的主觀。

   一旦入於自我心理認定的主觀標準,則會堅固、難以轉化,因為有一個心理所認定的道德標準,會強化並加深自我認知的合理性。然而每位眾生基本上都活在自己內心世界所映現的外在境相之中,因此一直以自我為中心所認定的標準去看待別人的對錯,乃至是以義正詞嚴的態度,想去改變他人的行為,猶如不斷用力擦拭自己心鏡上映現他人塵垢的污點一樣,一點淨化的效果皆無。換句話說,看到他人臉上的污垢,其實是自己內心映現的六塵緣影與塵埃!對這幻化識心映現的幻「鏡」,根本沒有實質的塵垢可拭去!

   唯有心境往上超越,沒有對境的實體可以生心,那幻化境即隨之幻滅。心不對上所緣境,則客塵即沒有依止處,但正義凜然的人,往往自認為是正義之化身,始終悟不到此一層道理,因為以為有一個真實不變的他人行為現象,需要自己去發出警告。相對有一個需要被糾正之對象,自己則是正義使者、捍衛道德觀念的化身,心中即十分確立。這比起懂得自律而防非止惡、規範自己的身、語、意還難釐清,因為世人很容易分辨對錯,但對自己的角度、立場、觀念認定的好壞、是非、對錯、善惡卻很主觀。然而以事實而言,卻完全不夠客觀!

   為何得道者以無住為本,以無相為宗,以無念為根?因為所有的心識分別都是令迷人陷在三界情緣的世界!天地間自有因果;宇宙中皆有法則。三才之人道定位當配乎天地之自然無為。無端起心妄動,甚且有辱身心,何況對於他人之過非念念不忘,無非是愚癡者也!

   身入聖門者當以最高道德標準,作為指導原則來要求自己,對治自己的心魔習氣,即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但對於他人的過失卻要有菩薩、乃至佛的無盡慈悲與柔軟的心。體性周遍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宗脈之中,ooo累積了不少功行,因此仙佛曾言:其功行方面的證量,汝等在座的尚未能及!然而佛之心印境界,唯有oooo可臻。佛乘道場除了理論,更要有實證功夫。若全體都能有佛心印的境界,道場即使有短暫意見分歧,也可以迅速通過,取得集體揚升。

   上蒼看汝等如何實踐佛智之平等,乃至達到怨親平等。聖者怨親尚且能平等,汝等彼此除了理念分歧、溝通不良,為師問:汝等彼此是結了什麼怨?。凡事別急著想改變別人,從自己的心態徹底放下做起吧!宗脈尚有仙佛在,何勞人來費心。至於此生有緣列入門生,能不能當世解脫成道,則看每個人的心智狀態也。

 

    行功立德在修為,

    感化同儕性生輝;

    清淨眼目觀眾生,

    人間淨土霎時會。 

   佛是覺者、仁者、慈者、智者、勇者,全面地實踐真如佛性大功德,即不會著眼於外界的所緣境,而擾動平靜無波之性海。



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