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門

虛空上人妙傳心法

虛空妙傳心法 (序)  佛乘修子必須具有的基本認知 

  • 2019-12-12


虛空妙傳心法 (序) 佛乘修子必須具有的基本認知       
仙佛開示之聖藻文摘

韓執行長編輯  2017116

仙佛方方闡教,處處開堂,但每每失望,因人心之分別對立相,導致大道宗教不能於人間實現。台疆之修子密集度為世界之冠,但歿後能真正解脫者,稀少得可憐!原因只有一個:心性意識之執念是不斷輪迴之主因。 

修持者應多「用心」,在心性本體上下功夫,因心性乃是啟動萬法之鑰,自我靈性之昇華才是人生中最主要之事。心之取向即是善惡之分差,導之以正,即成就佛性彰顯;趨之向惡,結果則是魔性作主。 

身口意三業當中最具殺傷力、最富作用恆久之因素,乃緣自於意業之作用。意業為人身()最奧妙之ㄧ環,心懷善意,雖未表現於行為,而善果已萌芽。善意是形成一切善果的根本元素,因為心態是正確的,結果自然是正向的。心藏惡意,縱未行使作為,但惡果已被催化。如此人之意念實乃行動之起源,不可不慎。可歎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在造業。 

當今社會之亂象,實乃心靈之亂象也。然而大部分之眾生,就連身入宗教之修子,皆不知由根本源頭「心」性來下手,真是枉費一世為人之可貴機緣也。 

修持者心態上必要破除人我之相,不可分我的以及別人的。凡夫眾生因處於人我對待的心態當中,故而因觀念導致行為造作,難以脫離人我親疏之兩極世界。分別、執著成為凡夫眾生之通病,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充其量僅能拓及家人親屬而親之、愛之,難以視非親非故之大眾為一體(一家人),方形成爭奪、計較、疏離、冷漠,只知一味追求物質之擁有與享受,無法脫離生死輪迴。 

人道眾生之歸向(歿後去路)與各人在世上的一切作為,以及心性是否提昇十分攸關,因人是宇宙演化之產物,人之能量來自於大宇宙天界。如何突破人生()之限制,將自我能量增加,而不是同不良的氣息相應,此為上昇或下墜之重要因緣。 

世上諸多自認為修持功夫深入者,並未真正契合於天心大道,所行使之犧牲奉獻皆難脫執持功德之念頭,僅能累積有限之福報,成為輪迴之誘因,但心性若可達到超然無私,福德亦是未來成就之資糧。試問,一介無福無德之眾生,一生生存即是自身難保,如何有餘力照顧其他之眾生? 

修行之弊端,一者向外求法,盲目崇拜名師,不究真我,捨本逐末,終難見性成佛。二者迷於顯化,妄求感應,愛財貪色,沽名釣譽,此乃身入道門,知法犯法,罪不可恕。三者拿香跟拜,迷癡昏昧,行善圖報,學法自負。此等修子窮其一生,空拋光陰,無過失尚好,造不善因更是可悲。 

上蒼設教,旨在教導眾生出離輪迴之苦海。一切皆應於「心」上下功夫,離此自心,別無他途可行。契入自身之真如實體,是最為根本之修行法門。人間任何殊勝之濟世聖務,皆屬有為法。既是有為,必有其盡數與限制。唯有真正啟動自身之先天本靈,壯大自我法身之能量,方是根本究竟之道。 

當下有心探究真理者乃是為數不少,但因宗教門派眾多,導致一般人難以判定何者為正道。一般宗教家以宗教派別來區分正邪與正宗和外道,其實此皆已失基本。離本心求法即是外道,而非以道場大小、排場陣容為正與外道,此乃是凡夫知見,根本不合乎大道也。道場者非有形器物,心即道場,心即法界。心外求法,即是外道。時時是道場,處處是道場,事事樣樣皆是行道之契機。但當下之宗教道場,又有何者可參悟此「道」理?修行拼面子,拼場面,搏高下,充排場,等等情事皆屬凡夫眾生之陋習。 

人類眾生當中不乏大根器、大根性者。當下人世間所傳導之宗教教義,「名師」與各大知名山頭,受眾生門徒推崇者,亦不乏其人。然深入經藏,依文說理者眾,能真正切入道之本體者稀也! 

當下世間修道之士,雖多年費心於修持,但實際卻無根本之效果。甚至有者身入宗教,不但未將自身不良習氣根除,反而以自我的不良思想來行使宗教行為,不但沒有功果,卻增加更大的罪過。當下宗教團體雖活動聚會很多,可聚集諸多眾生,花費龐大的人力、物力、時間,但以真實相來觀,不但對眾生心性毫無助益,有者更令諸多眾生執著於形象、福德、功德。為了獲取功德而行功德,實則毫無功德可言,反而離道愈遠矣! 

開悟見性者合於道,自然有無量功德。然而當今世界之宗教皆是以導人向善為根本教義,實際能令眾生破迷開悟者稀也!甚且愈是入教門者,愈是執迷難悟,主要皆因不識本心中之自性如來,皆是在向外攀求,求佛助、尋名師,並以為所謂修持即是多做善事、佈施濟貧,而致終生盲茫,虛度大好契機。須明佈施濟貧所創造的僅是福德而非功德;功德在法身中。真正無量功德之佈施,乃是以正法幫助眾生脫離生死輪迴苦海之真功德也。 

凡塵俗世之一切榮華富貴、名利、地位,以道的角度,根本微不足道。一位眾生能阻斷自我輪迴的因素,不受輪迴生死所囿,即是天地間無上的成就與功德。若再能以自我成就歷程來引導其他眾生成就,則可展現如諸佛菩薩之大功德力,於此同時並成就其本身之靈性提昇與能量廣增,此乃天地間最殊勝之聖事也。 

處於人生低潮時不可怨天尤人。須明一切貧富乃前業所感,如此則要把握當下,多做善事,多積福報。更重要者,是應有無為付出之心態,不求來世福報,但求解脫生死苦淵,才是根本。累世因緣業力不是一世即可完消,但入於真如本體即形成大功德力,可將其化消於無形之中。世間之福德再大,亦難了脫生死大事。唯有契印真如,與道合真,回歸本來,方即可免無常生死之苦也。 

眾仙佛恩師最擔心者,乃在於各修子的習氣與毛病仍是沒有巨大改變。必須實實在在地改造頑劣不化的凡心俗慾,如此方稱得上是修行人,否則僅是宗教道場上一位湊熱鬧的信眾而已。試想:在人道中表現不及格者,豈能妄想於歿後成仙作佛? 

敵人非是外人,乃是自己內在的不良習性。習氣與毛病之改除,是為修道最基本之條件與功課。若不能由淨化自身之毛病作起,不論修持如何高深之法門,皆難進入大道本體,此乃是修行之第一關卡。若通不過,一切皆是虛妄而不實也。 

修靈者若無一絲真理觀念作基礎,凡心、我慢習性未除,若可與外界靈界訊息相通,亦是十分危險之事,因心邪引邪靈,不良氣息則引動不良靈界眾生與之相契。可怕的是,接引靈訊者尚全然不知其來相應之靈界眾生是屬何等層次,尚以為是相當高超之仙佛聖神。如此沾沾自喜,愈加高傲,目中無人,如此下去,即成為靈界玩弄之對象。走靈山者當以此自我警惕。 

未來眾生之靈性成長非關宗教,世界之趨向乃是沒有宗教門牆之分。眾生自性平等,仙佛絕無親疏之分別。以宇宙本體而言,實無人我眾生與宗教之分別,因此欲行佛事者首要排除宗教門牆之分離相。一切法門乃是應眾生之所需而衍生。 

修子易犯之毛病:凡心者以外相名利為重,修道者卻易犯自我為是之毛病。修持應觀照自心,勿以境界高低為追尋目的。境界若以高低想,則為最沒有境界之修行人也。眾生執持凡夫知見,難契真道,往往執相修行,導致無明更甚,迷惘重重。 

真修實行者須客觀對待一切人事因緣。智者能適機來成就大局;愚者則終日環繞於人我是非之分判,於自身靈性增長毫無助益。真正修道者,即是能上達諸佛心印,下化利濟有情。 

成就大事者必具公心,因公心合於天心、道心。真正之修道者應以整體眾生之利益為優先,即使衝突到自身利益,亦是義無反顧。當自我私慾之念頭產生時,應立即將不淨之念斷滅。行使上蒼職責使命者,必要能契印上蒼之德澤慈悲、公心無為,以廣利眾生為出發點,絕非倚仗人世之職務大小來膨脹自我意識,此舉已脫離道之軌,更遑論代天宣化?身為人間之傳法者與代言人不可不慎。莫因凡塵眾生之推崇,而迷失自我原本清純、自然之本性。 

天下眾生皆以膚淺之表相認為,進入宗教、歸入道場者即稱之為修子。殊不知進入宗教道場者若無心向道修學,實則與修行無一丁點沾上邊。然而未入宗教道場為門徒者若能體天心,合道心,以公心無為做為行事之規範,實可稱之為真修實行之佛子也,此乃人類宗教之迷思。 

修持者應真正做到無「我」。無我怎有榮辱與毀譽?遇事要能心如虛空,毫不動搖,心不離道。心性不容有絲毫不清淨,心有多堅決,力量則有多強勁,如此才是能承擔大道聖命者。辦道者不失公心,上天豈有不助之理?莫問收穫是多少,只問耕耘來行道。不用求,有道心,一切可具足也。莫把求之觀念惦記於心,只要契合天心,沒有不能具足的。 

悟道不難,證果本易,唯恐凡心紛擾不已。凡心作用不除,難見真道,更遑論成佛?遑論弘道?連神格都不足也。破凡轉聖,從原來起。元神啟醒,後天即離。凡夫轉聖者,密在契入本元。除了契印真如之方法外,化除不良習性,提升心性亦是必要。修道不是於外相上言修,更非以文字口語論道,乃是能化凡俗心之貪、嗔、癡,轉向一體慈悲喜捨,真正生出妙慧也。 

道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修持者不可跳空人倫,應於生活中通過各種考驗,好好將人世因緣來圓滿,這對一般修子而言,即是迅速進步之法。 

人之八識田中含藏諸多不淨之種子,因此必要入於凡塵以境煉「心」。修持者必要有徹底改造含因轉聖心之毅力與認知。本身意識種子越趨清淨,所遭遇之因緣越光明良善。因緣果報雖細分為含因、觸緣、成果、償報,然皆離不開「心」之起現。心之不淨、不正,必召來不善之果報。心藏惡意,縱未行使作為,但惡果已被催化。人之意念實乃行動之起源,不可不慎,必須加以關照,導之以正之。 

人之運勢構成之因素,除了過去世之作為所形成之業報外,還有此世當下之心識狀態。含因或業報乃是過去所造作,而真正能改變現狀之因素,則是當下所生起之念頭。意念雖無形無相,其影響力則是攸關靈體可上昇或下墜之關鍵因素。最有效之改良方法,則是時時謹守欲發之心念意識。人於念頭形成之當下,即必要了了分明其未來會形成何種結果,莫待因緣成熟、果報償受現前之時,才發覺已一發不可收拾,為時已晚矣!

人之所以不能解脫生死,乃是因為落入陰陽對待之二元境界,而難以回歸純一之本體。人我分別對待相難除,有大小、高下、貧富等之分別妄念,尤其我執深重。一般眾生如此,修行入宗教者更甚如此,難以扭轉其不正確之見解。有比較高低之分別對待,此即外道修行之人。若能以有限之生命參透大道之真諦,早日脫離二元,回歸一體,創造不朽之不滅法身,才是真智慧者。人之靈體落入象界,因有肉軀而使靈性受到局限,因有六根,則迷失於外境,致使元神退位,難以同天地宇宙融合為一,此亦是眾生輪迴不息之主因。 

人心總是習慣性作對立、分別之判斷,若不能盡除此二元相之念想,欲契入真道者,難矣!修持者應常檢視:自心有無人我分別之相?是否真正視眾生為一體?修道狂熱者心中常存「我」欲渡眾,殊不知人我相既已立,則自身已是難渡,又何能渡眾?佛性本如如,一切應化妙法,隨緣引渡,而不造作,不執有無。因緣來時,隨緣應現;因緣滅時,心亦不存人我分別之相。 

不淨念萌發之時應立即予以斷除,若能做到,則修持境界必然提昇。一項重要之訣竅,即是時時守好心念,導向正向、光明、公正、無為、無私。不淨之念起時能明辨並立斷,更佳之作法則是以第九識之真如無垢清靜識來起用,而非僅以二元對待、分判之識心來對應起用。 

切勿因見到凡塵之因果示現而起嫉惡如仇之心,甚至涉入他人之因果當中。修持者若因正氣凜然而跌入二元之境,最高只能達到氣天神衹的境界。天人與仙佛兩個層次,差別即在於心境是在二元之相,或一體之境。欲超然於此境,唯有參透宇宙真相。必以高瞻遠矚之眼光,來察覺人世間之事務。觀念必要升級,切不可介入他人之是非中,因在尚未證得宿命神通之時,豈能論斷孰是孰非。因果循環絲毫不爽,佛乘修子不可牽涉其中。禪定非侷限於靜止之境,必要時時處於一元之相,此乃守住元神之契機。 

靜默的禪定功夫即是一條窺探真道之途徑。莫小看當下的「虛空妙傳心法」靜坐課程,此乃是接觸自我本靈之管道,能用心探索深埋已久之真明珠,亦是燃燈古佛印心法門的佛乘基礎功法與進階課程。拾回真寶,與其密契,覺照本來,由認識、熟悉到彰顯作用,才是燃燈心法的深度發揮。 

一位修持方向正確無誤者,隨時可自我檢視自己是否越來越清靜,是否越來越自在,越來越有智慧來因應隨機浮現之煩惱,越來越認識「自己」,越來越明白自然,而無高低分別之對應。承諸天「佛」之大能力,卻不自恃高傲。以上若自我反思,修行不管時間長短,若無法達到以上之條件,說明汝所採用的方法、行持的法門是不正確的,亦是不如理的。 

此期末劫,地球空間,屆臨生滅,重大轉捩。遴選道才,落凡濟世,挽轉頹風,回復真我。佛乘頒世,廣引佛子,契合道源,見性開悟。 

宇宙奧祕藏於人之玄妙竅門,真實之修持者必須啟發真如妙用,相印於大道周天。靈明佛乘宗之道場不言場面話,燃燈心法乃見性直入之法門,亦是當世成就之法航。門下弟子必要具出離生死洪流之決心,時時契印真如,內觀自性,檢視自心,方不負 上蒼之慈悲應化。 

修習燃燈心法者未來皆是弘化佛乘、傳播正法之種子,亦是此道場之開創先鋒,自己若德性涵養不足以服眾,未來如何引渡教育眾生?佛乘修子在日常當中,所有行事,包含起心動念之好壞,皆受到 上蒼之監督。 

真如妙用,隨緣運化,個中道理,唯覺者用。燃燈法脈,直指人心,見性成就,破迷開悟。殊勝法門,千載難遇,究竟根本,破生死海。 

收攝眼耳鼻身意等六根,斷絕外緣之干擾,以心向內觀照,意守玄關,此乃契印真如啟動先天祖炁之唯一方法。待守至一念不生之時,亦無有守不守之問題。以此方法先得片刻之清靜,再經由靜默調息入深定,將沉睡已久之真靈喚醒。禪定只是契印之途徑,最要不得之心態,即是有急於契印之想念。用心修學本是正確,但有所獲得之想法,即不符合道也。一切發生於自然而然當中。放下執念,即離印心不遠也。 

真如本體具備萬般之作用,可將能量轉化為各種形狀呈現,但修持者不宜有求取之心理,因如此做會將深層之意識陷入於不具足之缺陷當中。唯有不斷對當下已獲得之一切,存感恩之心態,方能再累積更加強大之能量。待能量聚集至一定程度時,則可將能量轉化為實相呈現。 

靜坐時勿以預期心理去期待境界現前,因期待亦是一種不清靜之念,此乃是一種阻礙。可先以真意作用將火苗來點燃,逮到真神,以真如散發之能量來入定。須知禪定非局限於靜止之境,必要時時處於一元之相(即純一境界);深定功夫並非是要能久坐不起,能於日常生活中遇境不起凡心,即是三昧正定。修持境界是否真實提昇,須在日常待人、接物、處事中顯露之智慧、圓融得到驗證。 

契印真如乃是佛乘主要修持功法之一,契合其實不是最難的,持恆保持那種狀態,才是高招,因此本門所有修子應將「時時帶功、時時契印真如」之功法,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時時帶功,時時相印真如,即有閉關之功效;心處於如如不動,又何須以形式方言謂之閉關?帶功能令自身精神統一,是契印真如可用之方式,亦分多種層次,最高境界即是同真如相契。除了以此方法用功精進,提昇靈性、增強其能量之外,另一大竅門則是大德行、大愛心之展現,可將能量十分強勁地累增。德性臻至圓滿境界時,即能合於大道虛空之逍遙境界。 

不著空,不執境,何時人我兩忘,物我境象皆空,即見真性,返回本來面目,契入大宇宙法界,有機瞄準法界體性之頻率,用即自然體現,靜則回返清靜,如同法界自然運作。此乃是一般修行禪功者不解之秘。 

佛乘修子須相信自己具備如同 天父之大能,相信自我同 天父無異,亦有 天父之大愛精神以及無限之創造因質,切勿再以陰陽、是非之模式來思考。佛乘主旨乃是視眾生為一體;時時心懷眾生,念念不棄有情。天父亦是永遠同眾生一體。修子欲同 天父在一起,必先同眾生一體。欲同 天父同在,必要不捨任何一位眾生。此乃精神所在,失此精神,道場必然變調,則不能永續存在也。

相信自身是佛,心懷眾生,於生活中時時行佛事,方可成為 上蒼仙佛之代言人。學佛乘真正得法者,必破除「佛」之乘,不可視自己所修之法門為最高超而輕視其他法門以及一般眾生之教育方式。一味認為自己只要修「佛乘」即可,那早已入對待相也。分別心不除,依然是凡夫境也。 

法門無高低,妄說高下者實乃不明大道真諦。弘道佈教者最忌自大狂妄,落入對立。宣道未成,先立籓籬,此乃眾生盲目追捧之所謂「明師」易犯之囂張心態也。 

佛乘修子絕不可依自身修持境界高超而輕視其他有心修持者,學佛乘真正得法者,必破除「佛」之乘,不可執持佛乘為高尚,亦不可以認為其他法門不究竟。其他法門亦有切切實實之教育功能。有機緣涉獵其他法門之課程,又不落於二元之相,方是高杆。否則一味認為自己只要修「佛乘」,那早已入於對待相也。學過佛乘,不代表已入佛乘,分別心不除,依然處於凡夫境界。



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