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法門

佛乘真義

佛乘真義  (九)  佛乘下化之因由

  • 2019-11-25

佛乘真義(九佛乘下化之因由

南無燃燈古佛  (2018.4.2.)

詩曰:

    佛乘精髓當明晰,下化心鑰應根器;

    因由引動德為輔,凡心俗念難相依。 

    聖示:佛乘下化之因由

    論「佛乘」,首當明晰:「佛」是何等境界?「乘」之真意為何?「下化」必要有其相應接收、密契、悟入者,方有下化效益與功能,否則下化有何弘化之因緣?

    「因由」主要為了匡正時下修子執相修行之弊端,以及捨本逐末之迷思不化,故以「明心」為處世之司南,以「見性」為修道之基石。佛乘乃是真正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門。 

    然法門本質亦屬空性,因眾生無明而生,為凡夫障重而立。再殊勝之法意必須能契方能受益,再高明之心要須能悟方可入心,因而修佛乘者當知:萬法性本空,萬象心為宗。若因為「佛」之乘而再陷入高低、妄執、分別之深淵,那無疑已失卻佛乘之真意,反而將自己墜入無明之陷阱中,此乃因自心不清靜、自心未明、自性未悟所致,休怪法則無情,亦非上蒼不慈。 

    言及因由,有者又以凡心來解讀,將佛乘因緣下化之因由,認定是因自己來歷不凡之天命而引動。殊不知,啟動先天法門下化,除了有其向取念力,更重要乃是要有相當的德性(),方能契合於天心大道,否則邪念偏執,不能符合天心大道,則會斷送自己與眾生之法身慧命,茲事體大,當慎之!慎之! 

    既能以佛乘立宗,必有上蒼肯定之因緣起現。有緣親近者,當以清靜之覺察力來加以珍惜,確實力行實踐。若遇事即輕言退出、放棄,則亦是自我選擇。任何團體都要有實質令自己提升、成長之條件,否則亦無存在之必要。 

    須明白團體所建構之功能,是全體共同努力所展現的。身為佛乘之ㄧ份子,當對自己法身慧命負責,為所承擔之使命負責,決不容許以他人修行之問題與毛病,作為自己選擇出走、離開之理由。雖然人間處處可修行,但試問:世上何處無是非?又修行正是由正法引導自心轉化。若每個人都能由自心作起,凡事正視自心,而非將心思花在檢討他人過非之上,那才是修行的開始,否則僅停留於知識名相的認知,根本不符合佛乘精神。 

    莫忘了:修佛乘並非一味追求如何高深之法門,再高之法門必先反觀自己,此真的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修佛乘不是修假行,不是包裝好自己不淨的邪思。沒有徹底照見自性澄明之本來,言再多法門,作再多方便聖務,都與了生脫死無涉。 

    佛是何境界?佛謂覺者,覺因悟得實相無相,了知萬法緣起,性相一如,不執妄有,不落頑空,性海無波,般若妙智如清泉湧現,流通不滯無礙,體用不相妨,應化超三際。 

    凡夫執著染污,意識穢垢深重,識心妄起分別,意識形態固化,六根輕浮,六塵依附,輪轉不息,六識根深,串連循環生死之流,此乃佛與凡夫雖本質無異,然心之作用大不同也。 

    「乘」之真意是渡河之舟,離苦之法。若非利智者及上根者,對於「佛乘」不能解甚深之意,反將「佛」字以為最高、最大、最殊勝,鄙視其他乘之功能。有此比較心態,已非「佛」之廣容含攝境地,何以能得佛心印也?

    佛之無量大威德,含容萬有盡潤澤。

    境界光明遍無遮,磊落心地才夠格。

    佛乘含包所有乘,佛境法界盡含攝。

    若言佛為最高尚,層次根本不明澈。

    佛乘意含當了知,精神實踐合真意。

    光說不煉修何益,枉費恭逢殊勝機。

    佛乘宗脈作標杆,真修實證入心參。

    直入本源會真人,粉碎幻覺契本然。

 

    佛乘因緣真不真,端看自心誠不誠。

    下化管道順不順,且觀得者正不正。

    因由啟始孰是孰,有道有德佛本佛。

    凡心不除難見道,世智不轉怎成佛。

    雜念不淨終凡夫,佛境由來自性出。

    眾緣會合好辦道,藉事煉心智漸高。

    拿捏分際履中道,修行終歸自覺照。 

    使命接受當誠意,任務承擔非兒戲。

    莫因事境擾心志,境界提升無漣漪。

    上升下墜靠自己,非怪旁人依他力。

    佛乘如實真修心,虛假修行誤自己。 

    佛乘之殊勝處乃是正法實諦能有相應之根器得以傳化,真正如實實踐於當下。故捫心自問:自己心清不清靜?瞞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明心之前先真實地面對自心的誨暗面,勇於面對、改過,才有資格傳揚佛乘也。

佛乘下化因由共修導讀mp3分享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XaLAuZHlhPcrbbhw4nuom7XatTrlthOP/view?usp=sharing



列表頁